李金枝、石承对:七旬“好夫妻” 诠释孝悌之道
蚌埠市禹会区长青乡冷水村村民李金枝的妹妹李荣芝18岁因患上重度类风湿导致生活不能自理,李金枝义无反顾挑起照顾妹妹重担。婚后,李金枝和石成对夫妇俩共同悉心照料至今长达43年。祸不单行,李金枝的母亲古稀之
2025-08-11
吴亚雅:为家国写信史 为老兵铭荣光2025-08-11
於世斌:身残不颓志 助残见精神2025-08-11
吴修凡:扎根基层34年,让老百姓病有所“依”2025-08-11
洪卫:要把好事做到底2025-08-11
王爱月: 捐肾救子 母爱无疆2025-08-11
朱明哲:一腔热血制止施暴凶徒 一颗热心传递温暖力量2025-08-11
任启阳:捐献造血干细胞,挽救患病小朋友2025-08-11
王海清:34年坚守一线的乡村“120”2025-08-11
汪锡熊:登云巷里的三代“义务邮差”2025-08-11
王爱月: 捐肾救子 母爱无疆2025-08-11
贾啟后:七旬老人修路十余载 无私奉献甘做“守路人”2025-08-11
任晓东:全力扶弱助困 弘扬文明新风俞金兰:七旬老太讲信誉敢担当
人物简介:俞金兰,女,1951年4月出生,群众,芜湖市南陵县家发镇永林村徐塘组村民。事迹简介:南陵县家发镇永林村,有一位名叫俞金兰的老太,不顾自己多病的身体,照顾父亲死亡、母亲离家的孙子,坚持打工挣钱
2025-08-11
夏淮珍:传承好人精神 一路温暖乘客2025-08-11
吴磊:一名摆“地摊”8年的阜阳医生2025-08-11
鲁艳:贴心服务的“大管家”2025-08-11
何玉会:三十年不离不弃 孤岛真情好丈夫2025-08-11
“考研还有机会,但救命不能拖!”2025-08-11
杜维水:山村有位“好人”阮月:在英雄故里传承红色基因的“好少年”
好少年简介:阮月,女,汉族,2013年2月生,南陵县家发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。事迹简介:“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”。一个年仅11岁的少先队员,以她特有的热情与执着,在宣讲红色故事的道路上坚持了整整
2025-08-11
朱文俊:走出火场后 他成“白头翁”2025-08-11
李翔:一抹天蓝奉爱心 投身公益豁胸襟2025-08-11
高慧芳:善良村妇诠释人间真情2025-08-11
普什模具公司召开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25-08-11
杨奇:“神奇老师”与学生共成长2025-08-11
张文红:“90后”山里姑娘用爱撑起一个家岳彦军、余皖涛:退伍军人勇闯火场 15分钟救出两名老人
在2023年第一季度“淮南好人”评选中,退伍军人勇闯火场、15分钟“教科书式”救出两名老人的凤台县新集镇生态环境保护河长制)工作站副站长余皖涛、新集镇综合执法大队队员岳彦军被评为见义勇为类“淮南好人”
2025-08-11
齐秀荣:用爱坚守 助瘫痪前夫重新站立2025-08-11
刘诗兰:养育之恩深似海2025-08-11
邓之东:好事不留名 温暖传全城2025-08-11
李金枝、石承对:七旬“好夫妻” 诠释孝悌之道2025-08-11
齐秀荣:用爱坚守 助瘫痪前夫重新站立2025-08-11
姚家伟:当好傩戏传承“守艺人”陈双龙:邻家起火 义无反顾冲进火场
居民为陈双龙中间)送来锦旗。4月7日,一面写着“大火无情人有情 感谢当代活雷锋”的锦旗,被送到位于合肥新站高新区的安徽职业技术学院。这面锦旗,让学校智能制造学院2022级机器人2222班陈双龙同学英勇
2025-08-11
雷云:二十余载“说事拉理”,用温情疏通民心“堵点”2025-08-11
邹世国家庭:爱岗敬业甘奉献 文明和谐好家风2025-08-11
徐忠有:转业军人显担当 带领群众奔小康2025-08-11
朱明哲:一腔热血制止施暴凶徒 一颗热心传递温暖力量2025-08-11
一把理发剪 “剪”出爱心与担当2025-08-11
岳彦军、余皖涛:退伍军人勇闯火场 15分钟救出两名老人黄国蓉:夕阳似火 志愿如歌
年逾70岁,仍不舍志愿服务,用自己火热的心温暖着他人,她就是合肥市包河区包公街道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、妇联普法宣传员,军区社区和美小区志愿服务社社长黄国蓉。退休后,黄国蓉来到合肥生活,居住在军区社区工大
2025-08-11
吴浩:敬老院有个年轻的“男保姆”2025-08-11
潘雪雷:守土尽责 不负青山2025-08-11
何利平:生命有限 公益无限2025-08-11
王世涛:初春勇跳冰河 挽救生命于危难2025-08-11
计德翠:“棉鞋奶奶”一针一线传真情2025-08-11
刘成奇:哥哥的坚持与守护 用爱诠释长兄如父杜宗雲:好儿媳无怨无悔照顾生病公公二十多年
杜宗雲是长丰县杜集镇杜集社区居民。1999年,丈夫因病去世,她毅然决然地撑起了整个家,二十多年如一日照顾生病的公公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孝顺”二字。走进杜宗雲家,只见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,公公李长友
2025-08-11
王海清:34年坚守一线的乡村“120”2025-08-11
王业苍、金家云、金家升:“反哺”情深 四十年不离不弃叔侄缘长2025-08-11
王爱月: 捐肾救子 母爱无疆2025-08-11
宁兴年:坐着轮椅的“爱心锁匠”2025-08-11
王可科:续写一片叶子的“祁”迹2025-08-11
“蜗牛”老师董艳:用坚守谱写乡村教育的诗篇